河北省小麦品种基于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37
作者
李志波
王睿辉
张茶
梁虹
马峙英
赵玉欣
王静华
机构
[1] 河北省作物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9.03.011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明确河北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和历史演变,本研究以所收集的该省近60年来审(认)定的125个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以8个农艺性状为基础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变异比较丰富,以每穗不孕小穗数的变异系数最高(52.63%),其次为单株粒重和有效分蘖数,每穗小穗数的变异最小;多样性指数从20世纪70年代的1.62增加到目前的1.89,平均值为1.76,但略低于其他省份。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用最长距离法可将125份材料聚为3大类,其中80.8%(101个)的品种归入第3大类,主要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品种。这说明该省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其遗传基础仍需进一步拓宽。
引用
收藏
页码:436 / 4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河北省主栽小麦品种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张茶 ;
梁虹 ;
王睿辉 ;
安浩军 ;
王静华 ;
赵金峰 ;
赵玉新 ;
常文锁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1) :191-196
[2]   欧洲与东亚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J].
王兰芬 ;
BALFOURIERF ;
郝晨阳 ;
EXBRAYATVINSONF ;
董玉琛 ;
盖红梅 ;
张学勇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12) :2667-2678
[3]   陕西省小麦地方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J].
陈雪燕 ;
王亚娟 ;
雒景吾 ;
吉万全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03) :456-460
[4]   河北省审定优质麦主要性状分析 [J].
刘玉平 ;
李亚军 ;
陈希勇 ;
梁新棉 ;
赵爱菊 ;
冯艳茹 .
河北农业科学, 2006, (02) :50-53
[5]  
Genetic diversity in Chinese modern wheat varieties revealed by microsatellite markers[J]. HAO Chenyang, WANG Lanfen, ZHANG Xueyong, YOU Guangxia, DONG Yushen, JIA Jizeng, LIU Xu, SHANG Xunwu, LIU Sancai & CAO Yongsheng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rmplasm & Biotechnology, MOA,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Agronomy Colleg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 2006(03)
[6]   358个欧洲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J].
董玉琛 ;
郝晨阳 ;
王兰芬 ;
张学勇 ;
高海涛 ;
张灿军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 (02) :129-135
[7]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J].
马艳明 ;
范玉顶 ;
李斯深 ;
李瑞军 ;
赵岩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 (02) :133-138
[8]   1BL/1RS易位系在我国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J].
周阳 ;
何中虎 ;
张改生 ;
夏兰琴 ;
陈新民 ;
高永超 ;
井赵斌 ;
于广军 .
作物学报, 2004, (06) :531-535
[9]   新引进意大利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的评价 [J].
刘三才 ;
郑殿升 ;
胡琳 ;
王瑞 ;
陈桥生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1) :43-46
[10]   甘、青两省春小麦遗传多样性演变 [J].
沈裕琥 ;
王海庆 ;
杨天育 ;
张怀刚 ;
黄相国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4)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