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9个县农村地区儿童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22
作者
王志彬 [1 ]
王伟 [2 ]
郭万申 [3 ]
徐谨 [3 ]
李军 [3 ]
机构
[1] 河南省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河南省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儿童; 第二类疫苗; 调查; 影响因素;
D O I
10.13309/j.cnki.pmi.2013.03.008
中图分类号
R186 [预防接种、计划免疫、药物预防];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河南9个县农村地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第一类替代疫苗现状,为全省提高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和制定第一类疫苗使用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濮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商丘市、洛阳市5个地市9个县18个乡镇32个村的1 463名2~7周岁农村儿童,疫苗接种知识及主要影响因素从调查儿童监护人获得,疫苗接种记录来自于儿童预防接种证,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9个县农村儿童中第一类替代疫苗率最高的是甲肝灭活疫苗第一针,占20.6%,其次是首针次ACYW135(1)流脑疫苗和AC流脑结合疫苗(1),分别占适龄接种对象的13.8%、12.9%。第二类疫苗以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第一针次接种率最高,达到46.4%,Hib疫苗三针次接种率为12.6%,其次是水痘疫苗接种率为23.2%;口服轮状疫苗(RV)、23价肺炎(PPV23)疫苗接种率较低,分别为9.5%和7.3%。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种方式、儿童类别、疫苗价格高低都是影响第二类疫苗接种针次多少的主要因素,乡镇门诊化接种4~6针次和7针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2.5%、6.9%,高于村级接种比例12.8%和1.9%;散居儿童疫苗接种针次高于托幼儿童(P<0.01);监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接种通知方式、儿童是否留守等对二类疫苗接种针次影响不大或无影响(P>0.05)。结论不同县第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率和种类不同;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因各地接种方式、价格因素、重视程度和家长认知程度不同而差别较大;扩大以乡为单位接种门诊实施范围、降低第二类疫苗接种价格并加大托幼机构第二类疫苗的宣传等有利于提高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针次。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北京市丰台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J].
王中战 .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09) :1662-1663+1666
[2]   海淀田村地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J].
何斌 ;
杨建洲 ;
秦兰岚 ;
韩晖 .
中国医药指南, 2008, (20) :58+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