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第三系成熟演化指标与深度关系的3种模式

被引:22
作者
陈安定
机构
[1]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江苏扬州
关键词
剥蚀量; 构造抬升; 时温模型; 成熟度; 苏北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苏北盆地下第三系,4项成熟演化参数(Ro、甾烷成熟指标SM、蒙脱石层间比S、裂变径迹)与深度呈由浅变深的平行线分布关系。分析认为,这些样品分别产生于不同的构造-沉积埋藏史背景,浅的代表构造抬升型,最深的代表短时加温型,次深的代表长时加温型。3种模式的建立为构造抬升地区恢复地层剥蚀量提供了可选择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苏北箕状断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J].
陈安定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4) :408-418
[2]  
Thermalhistoryofsedimentarybasins: fission trackdatingofsubsurfacerocks. Naser. SEPM . 1979
[3]  
沉积盆地古地温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周中毅,潘长春主编, 1992
[4]  
Considerationsandapplicationsoftheillite/smectitegeothermometerinhydrocarbon bearingrocksofMiocenetoMississianage. Pollastro. ClayandClayMinerals . 1993
[5]   苏北下第三系源岩“浅”熟的构造背景 [J].
陈安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4) :6-10+83
[6]   “未熟油”与“未熟生烃”异议 [J].
陈安定 .
地质论评, 1998, (05) :470-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