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区域内地心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的格网转换方法

被引:6
作者
王志杰 [1 ,2 ]
王庆 [1 ]
毕飞超 [3 ]
机构
[1]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关键词
格网法坐标转换模型; 最小曲率模型; 地心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26.3 [];
学科分类号
081601 ;
摘要
提出一种大范围区域内地心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的转换方法,重点研究该方法的构建模型和算法,计算基于最小曲率、克里金插值和多元回归3种格网构建模型,以及不同格网划分密度下的坐标转换精度。通过与经典坐标转换模型对比分析,试验证明该方法坐标转换精度高,残差分布范围小,能够拟合局部变形,适用于我国复杂地理环境下的大范围区域内地心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克里金插值法在大地坐标系转换中的应用研究 [J].
勾启泰 ;
岳建平 .
测绘通报 , 2011, (09) :6-7+31
[2]   几种模型在平面坐标转换中的应用附视频 [J].
姚朝龙 ;
刘立龙 .
地理空间信息, 2011, (02) :64-66+8
[3]   地方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的研究 [J].
李东 ;
毛之琳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 33 (06) :193-196
[4]   常用坐标转换模型及其实用性研究 [J].
王文利 ;
程传录 ;
陈俊英 .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10, 35 (05) :37-39
[5]   过渡期内现行四种常用大地坐标系的分析比较 [J].
范志坚 ;
杜仕龙 ;
付蓉 .
测绘科学, 2010, (S1) :25-27+49
[6]   多种地图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及比较 [J].
张菊清 ;
杨元喜 ;
曾安敏 .
测绘通报, 2008, (08) :32-35
[7]   大地坐标框架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J].
陈俊勇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01) :1-6
[8]   关于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建议 [J].
魏子卿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6, (02) :1-4
[9]   一种新的坐标变换方法 [J].
衣晓 ;
何友 ;
关欣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03) :237-239
[10]   天文大地网坐标系统到2000国家大地基准的转换 [J].
李军 .
测绘通报, 2004, (0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