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演变与调控研究的思考

被引:25
作者
李长安
殷鸿福
俞立中
许厚泽
蔡述明
陈中原
王建
殷瑞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华东师范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 南京师范大学
[5]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 调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流域丰富的资源、发达的经济、独特的自然特征、复杂的人地关系和严重的生态环境态势 ,决定了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演变与优化调控研究 ,在国际流域科学研究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本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是 :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化过程与退化机理及其主要驱动力 ;山—河—湖—海互动规律及其耦合关系 ;流域各子系统间的物理通量 (水、沙等 )和化学通量 (碳、氮等 )的传输和循环机理 ;流域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及流域生态安全的调控和管理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演化规律及动力学 ,流域山—河—湖—海的互动规律及耦合机理 ,流域物化通量的传输过程与循环机制 ,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退化生态环境的修复途径 ,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区划与制图 ,保障流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的优化调控与管理等。用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 ,从流域整体演化角度着手 ,广泛收集各种资料 ,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方法 ,强调点、线、面调查结合 ,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 ,自然演化系统与社会行为系统的结合等 ,是本项研究的主要技术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50 / 5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流域环境系统演化概念模型:山-河-湖-海互动及对全球变化的敏感响应──以长江为例
    李长安
    殷鸿福
    俞立中
    陈中原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 358 - 363
  • [2] 亚洲形变与全球变冷──—探索气候与构造的关系
    汪品先
    [J].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 213 - 221
  • [3] 地质环境系统研究[M]. 海洋出版社 , 孙枢主编, 1998
  • [4] 三峡工程与沿江湿地及河口盐渍化土地[M]. 科学出版社 , 蔡述明等著, 1997
  • [5]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 1996
  • [6] 三峡工程与长江中游湖泊洼地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濮培民等著, 1994
  • [7] 长江流域土壤与生态环境建设[M]. 科学出版社 , 席承藩等 著, 1994
  • [8] 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科研项目领导小组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