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灾害的空间点格局分析研究——以宁强县为例

被引:14
作者
邱海军 [1 ]
曹明明 [1 ]
刘闻 [1 ]
郝俊卿 [2 ]
王雁林 [3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
[3]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点格局; 宁强县;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4.03.033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以宁强县地质灾害点空间分布点为数据源,通过引入生态学中最近邻分析法和Ripley K函数法两种点格局分析方法,首次定量的刻画了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格局,揭示了其点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宏观结构的形成遵从某些普遍的规律,一些看起来似乎是毫无关联的"独立事件",实际上都在"暗中"遵从某种既定的规律;2)最近邻分析法计算得出,宁强县灾害点的Z score值为-12.44(P<0.05)。这说明地质灾害点具有明显的聚集分布特征;3)Ripley提出的点格局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只能分析单一尺度空间分布格局的缺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点的信息,可以描述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信息。经过计算得出,以1km为起点,1km为步长的0-20km空间尺度上,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都呈聚集分布状态;4)两种点格局方法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在空间上表现为聚集分布状态。从小区域上讲,这种聚集效应在空间上的表现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地段或区域以及大大小小的滑坡群,是地质灾害群发性的反映。从大的区域上讲,正是有了地质灾害的聚集效应,才会有事故多发地段,进而导致不同的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危险性分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浑善达克沙地不同密度榆树种群空间格局 [J].
李钢铁 ;
王永胜 ;
余新晓 ;
李清雪 ;
岳永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03) :141-145
[2]   森林空间结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汤孟平 .
林业科学, 2010, 46 (01) :117-122
[3]   地表火干扰下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乔木层不同组分空间格局的变化 [J].
喻泓 ;
杨晓晖 ;
慈龙骏 ;
于春堂 ;
毛磊 ;
武文一 ;
向晓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02) :130-136
[4]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与紫椴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J].
张健 ;
郝占庆 ;
宋波 ;
叶吉 ;
李步杭 ;
姚晓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8) :1681-1687
[5]   毛乌素沙地油蒿种群点格局分析 [J].
杨洪晓 ;
张金屯 ;
吴波 ;
李晓松 ;
张友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4) :563-570
[6]   芦芽山华北落叶松林不同龄级立木的点格局分析 [J].
张金屯 ;
孟东平 .
生态学报, 2004, (01) :35-40
[7]   林分结构多样性指标研究综述 [J].
雷相东 ;
唐守正 .
林业科学, 2002, (03) :140-146
[8]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的点格局分析 [J].
张金屯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4) :57-62
[9]   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的幂律规则 [J].
许强 ;
黄润秋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7, (S1) :93-98
[10]  
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D]. 向喜琼.成都理工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