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法理学分析
被引:8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机构
: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来源
:
中国法学
|
2005年
/ 06期
关键词
:
程序性违法;
程序性制裁;
宣告无效;
程序性裁判;
权利救济;
D O I
:
10.14111/j.cnki.zgfx.2005.06.013
中图分类号
:
D915.3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程序性制裁所针对的是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并以宣告诉讼行为无效为其基本制裁方式。这种“程序违法直接导致实体结论无效”的制裁方式,可以维护刑事诉讼程序的有效实施,使得程序正义价值得到现实的保障,促使法院不成为警察、检察官和下级法官违反法律程序的“帮凶”和“共犯”,并对其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在举行司法审查的前提下,作出违法和无效之宣告。当然,作为一种追究法律责任的方式,程序性制裁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尽管如此,程序性制裁对于维护诉讼程序的实施仍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63
页数:1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