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低氧诱导因子-1α mRNA表达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张俐
鲁力
李楠
陈伯仪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
关键词
丹参;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液流变学;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肌,骨骼;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检测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α)mRNA表达、红细胞聚集、变形指数和骨骼肌肿胀系数的变化,探讨丹参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氧环境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左侧提睾肌主滋养动脉夹闭造模,66只SD大鼠随机抽取6只作为正常组,对照组和丹参组各30只,此两组造模后分别取10、20、40、60、90 min 5个时点进行观测。取双侧提睾肌称重,计算肿胀系数。造模侧提睾肌液氮速冻,用RT-PCR检测HIF-1αmRNA表达;由腹主动脉取血1 ml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观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丹参组HIF-1αmRNA的表达在各时点均弱于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各时点的HIF-1α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红细胞变形指数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各时点及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丹参组红细胞聚集指数10 min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对照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则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丹参组各相应时点的肿胀系数低于对照组。结论:丹参能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组织的缺氧状况,调整组织细胞能量缺乏状况,并能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红细胞聚集率,降低血黏度,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利于肿胀的消退,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积极的防治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98 / 3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核因子κB在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肾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英文)
    杨军
    胡新华
    张强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7) : 19 - 22
  • [2] 益气、活血、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李净
    刘昕
    郜峦
    王键
    [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 (03) : 35 - 37
  • [3] 低氧诱导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新生
    倪永兵
    [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2, (03) : 266 - 269
  • [4] 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肺损伤的发生机制
    周君琳
    凌亦凌
    [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0, (04) : 332 - 335
  • [5] 丹参对体外循环中肺内氧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黄忠耀,廖崇先,陈道中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 (08) : 451 - 453
  • [6] 丹参防治肝缺血再灌注期肝细胞内钙超载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卢绮萍
    史陈让
    吴在德
    张兆林
    蔡逊
    陈孝平
    易继林
    李德忠
    武小华
    [J]. 中华外科杂志, 1996, (02) : 35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