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自然环境变迁研究

被引:13
作者
郭立新
机构
[1]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广东广州
关键词
长江中游; 全新世早中期; 自然环境; 社会文化; 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 [中国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长江中游地区彭头山文化时期为全新世大暖期初期的第一个适宜期。大溪文化开始时正处于大暖期的鼎盛时期 ,此时温热多雨。从大溪中期偏晚阶段开始 ,气候转冷 ,洪水位升高 ,江汉湖群扩张 ;到大溪文化晚期和屈家岭文化早期出现冷锋 ,并出现较高洪水位 ,云梦泽基本形成。屈家岭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早期气候重新变暖 ,降水增加 ,洪水位降低 ,湖群萎缩。从石家河文化中期偏晚开始 ,气候又开始恶化 ,气温下降 ,洪水频发 ,同时云梦泽再次扩张。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过程与其社会文化的发展轨迹之间存在着很强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7+16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江苏龙虬庄新石器遗址环境考古研究 [J].
朱诚 ;
赵宁曦 ;
张强 ;
张芸 ;
张敏 ;
吴建民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286-292
[2]   江苏句容宝华山全新世中晚期的花粉与环境 [J].
韩辉友 ;
李升峰 ;
张立新 ;
周曙 ;
张建新 ;
吴胜光 ;
王富葆 .
古生物学报, 2000, (02) :295-300
[3]   全新世江汉湖群的环境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古云梦泽问题的再认识 [J].
蔡述明 ;
赵艳 ;
杜耘 ;
何报寅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6) :96-100
[4]   桐柏—大别山掀斜隆升对长江中游环境的影响 [J].
李长安 .
地球科学, 1998, (06) :3-5
[8]   湖北沙市市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 [J].
文必贵 .
江汉考古, 1988, (01) :15-18+30
[9]   湖北宜城曹家楼新石器时代遗址 [J].
肖元达 ;
王然 ;
向绪成 .
考古学报, 1988, (01) :51-73+135
[10]   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 [J].
何介钩 .
考古学报, 1983, (04) :427-4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