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概念辨析

被引:40
作者
吴晋峰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 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 旅游体验; TNPRE关系模型;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4.08.015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体验都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但是,国内旅游学术界对这些概念的认识还没有取得共识。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从旅游现象的"旅游系统"本质出发,构建并应用TNPRE关系模型,从相互区别与联系的视角对四个概念的定义进行了完善。核心观点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是旅游吸引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旅游吸引物是与客源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技术具有显著差异、且能对客源地潜在游客产生旅游吸引力的目的地事物或现象。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社会中凡能对客源地产生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吸引到的游客规模能达到旅游业门槛人口,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或现象。旅游产品分为整体产品和具体产品两种类型,其中,整体旅游产品指旅游业各部门联合提供给游客的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具体旅游产品指旅游业各部门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方面的具体旅游活动需求而分别提供的实物或服务。整体旅游产品由具体旅游产品整合而成,但不是具体旅游产品的简单加和,两者不能等同。旅游体验有游客个体旅游体验和人类旅游体验两种内涵,其中,游客个体旅游体验指游客个体从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体旅游体验,是非常丰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类旅游体验指群体旅游体验,其本质是人类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审美"。设计旅游产品(包括整体产品和具体产品)时,要从游客个体旅游体验出发;研究人类旅游体验时,要从人类旅游体验的一般性规律着手。旅游资源开发为旅游产品的真谛是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上为游客提供可以通往"审美"境界的具体体验。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现象学视角下旅游体验的本体描述与意向构造 [J].
赵刘 ;
程琦 ;
周武忠 .
旅游学刊, 2013, 28 (10) :97-106
[2]   国内外旅游体验研究述评 [J].
王栋梁 ;
李万莲 .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5 (04) :37-39
[3]   旅游体验审美精神论 [J].
潘海颖 .
旅游学刊, 2012, 27 (05) :88-93
[4]   中国旅游体验研究十年(2000-2009)综述 [J].
魏遐 ;
潘益听 .
旅游论坛, 2010, 3 (06) :645-651
[5]   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的概念及关系辨析 [J].
张勇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9 (04) :155-159
[6]   旅游资源新论——基于游憩需求变化与技术进步的视角 [J].
汪宇明 ;
钱磊 ;
吴文佳 .
旅游科学, 2010, 24 (01) :9-16+24
[7]   旅游资源概念新视角 [J].
罗越富 .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8 (04) :59-60
[8]   对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关系的思考 [J].
胥兴安 ;
田里 .
中国集体经济, 2008, (Z2) :134-135
[9]   旅游体验研究:进展与思考 [J].
厉新建 .
旅游学刊, 2008, (06) :90-95
[10]   国外旅游吸引物理论研究综述 [J].
胡抚生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03) :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