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三萜烷的物源和演化

被引:17
作者
史继扬
向明菊
洪紫青
林树基
周启永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2] 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关键词
五环三萜类; 泥炭; 生物标志物; 演化;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1.s1.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应用色谱、色—质谱分析研究了贵州草海盆地更新统泥炭、粘土和云南水井湾褐煤中生物标志物。鉴定出一系列藿烯、ββ—藿烷、以及丰富的C31—αβ—22R升藿烷。此外还鉴定出脱A—羽扇烷、脱A—羽扇烯、降海松烷、朽松木烷、山达脂海松烷、松香烷以及它们的异构体。提出C31—αβ—22R藿烷主要来自高等植物,>C32藿烷类主要来自细菌等原核生物;朽松木烷可作高等植物树木输入的指标;在早期成岩作用阶段.藿类可能经历藿烯向ββ—藿烷和藿烷向αβ—藿烷以及C31—αβ藿烷向C29、C30藿烷等的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Villar,Wilhelm Piittmann and Monikawolt 1988,Org. Hector J. Geochemis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