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业专门化部门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6
作者
邹程林 [1 ]
苏维词 [1 ,2 ]
唐为亮 [1 ]
张帆 [1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区位商; 灰色关联; 区域比较优势;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为了了解重庆产业结构变化,调整现阶段产业发展,本文采用区位商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重庆1998—2006年工业专门化部门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交通运设输设备制造业具有十分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与重庆GDP的灰色关联系数却不高,应利用好重庆在西部地区的增长极作用,适时地培育出新的、类似于交通运设输设备制造业这样具有突出优势的产业。医药制造业具有较为显著的比较优势,且与重庆GDP的灰色关联系数高,应考虑将其列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比较优势不明显,但是与重庆GDP的灰色关联系数较高,应在未来工业用水的供应量方面应加大投入,避免出现因缺水而制约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情况出现;3)烟草制造、饮料、金属与非金属采矿选业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与经济的灰色关联也很紧密,但是这些行业自身经济总量不大,且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度小,难于对重庆经济产生强有力的、持久稳定的拉动作用,所以应适度的发展这一类产业。通过此分析,明确了重庆工业部门的比较优势现状,并注意到在发展经济注重劳动地域分工时,不但要协调各个工业产业之间比例关系,还应培育包括医药制造业等在内的潜在的主导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成渝地区工业产业趋同性及其绩效研究 [J].
单德朋 ;
王英 ;
王如渊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05) :12-16
[2]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J].
屈小娥 ;
袁晓玲 .
统计与决策, 2008, (14) :86-88
[3]   基于比较优势基准的陕西省主导产业选择 [J].
袁晓玲 ;
杨万平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53-56+69
[4]   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升级对策 [J].
孙才志 ;
王会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7, (04) :7-11
[5]   区域产业形态与产业结构的比较及其在实践中的意义 [J].
陈东强 .
经济地理, 2006, (S1) :80-83
[6]   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J].
李学鑫 ;
苗长虹 .
人文地理, 2006, (04) :25-28+122
[7]   青海省宏观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 [J].
刘义花 ;
卓玛措 ;
赵宏利 ;
苏建军 ;
王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S1) :46-50
[8]   重庆市产业投资结构灰色关联分析与优化对策 [J].
张鹏 ;
陈杰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1) :150-154
[9]   山西省宏观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 [J].
郝永红 ;
周海潮 ;
刘洁 ;
王学萌 .
经济地理, 2002, (03) :297-300+305
[10]   灰色关联层次分析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J].
黄世祥 ;
韩景春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04) :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