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会区域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趋势

被引:16
作者
修春亮
夏长君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长春市朝阳区环保局
关键词
民族; 权利主体; 社会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 因子生态分析; 人口比重; 籍贯; 人口密度; 人文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空间表现; 住房;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考察了中国城市内部的社会空间特征,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城市发展的特殊社会经济背景,总结了我国不同于西方的城市社会区域形成过程,并指出了未来的演变趋势,作者认为,城市社会空间的结构的演变研究应成为制订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12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住宅需求、居住选址与居住分异 [J].
杜德斌 ;
崔裴 ;
刘小玲 .
经济地理, 1996, (01) :82-90
[2]   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 [J].
柴彦威 .
地理研究, 1996, (01) :30-38
[3]   城市规划的社会科学理论基础 [J].
修春亮 .
城市问题, 1995, (05) :2-5
[4]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社会区域划分研究 [J].
王兴中 .
城市问题, 1995, (01) :15-20
[5]   北京人口的圈层变化 [J].
胡兆量,福琴 .
城市问题, 1994, (04) :42-45
[6]   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 [J].
许学强 ;
胡华颖 ;
叶嘉安 .
地理学报, 1989, (04) :385-399
[7]   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 [J].
虞蔚 .
城市规划, 1986, (06)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