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西南部和中部地区早侏罗世海相地层

被引:11
作者
曹宝森
机构
[1] 福建省区域地质测量队
关键词
海相地层; 瓣鳃类; 下侏罗统; 粉砂岩; 碎屑岩; 西南部; 植物化石; 早侏罗世; 侏罗纪; 地层单位; 中部地区; 福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福建中生代含煤地层广泛分布于西南部、中部和北部。东南沿海一带仅有另星分布,而且多已变质。对于该地层的研究早在三十年代初即已开始。王恒升等(1930)在闽北建瓯上樟垅地区梨山创“梨山煤系”;王绍文等(1930)创“龟岭砂岩”;南延宗等(1941)又创“茫汤洋砂页岩”等。后来,通常把这一含煤地层统称为“梨山煤系”,时代定为早侏罗世。斯行键对长汀珠山的煤山的植物群作了专门研究,定其时代为早侏罗世的里阿斯阶。这样,“梨山煤系”的地质时代就从古植物方面得到了肯定。并为省内外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引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5+90 +9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福建永定“文宾山组”海相化石的发现 [J].
陈金华 ;
郑淑英 .
地层学杂志, 1981, (02) :143-145+160
[2]   广东开恩地区下侏罗统菊石群的研究 [J].
孙云铸 ;
朱广明 ;
刘桂芳 ;
盛怀斌 .
古生物学报, 1980, (02) :9-19+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