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1994-2003年我国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
被引:56
作者:
王世杰
[1
]
杨杰
[2
]
谌志强
[3
]
张伟
[1
]
李君文
[3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2]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调查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3 [饮食中毒与饮食性疾病的预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流行特点,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将检索的1994-2003年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个案按照中毒种类、中毒人数、死亡人数、中毒时间、地域分布、中毒场所、中毒食物、中毒原因等方面从其中提取信息,然后将相关内容逐一归类详细分析。结果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发生的起数最多,占20.2%;中毒人数以沙门菌所占比例最大,占20.4%;肉毒梭菌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占70.5%,引起的死亡率也最高,达16.5%;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在5月至10月,但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1月和2月;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有31.2%发生在餐饮服务场所,但每种细菌的多发场所有着显著的不同;沿海省份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24.4%,内陆省份以沙门菌最多,占22.4%。食物载体难以确定。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其规律性,根据其内在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