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麦产量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因子分析

被引:5
作者
周竹青
朱旭彤
王维金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小麦;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因子分析;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99.03.003
中图分类号
S512.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1个小麦品种(系)的10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受2个独立公因子制约。被确认和命名的公因子是:F1,光合同化因子;F2,产量构成及植株碳、氮营养因子;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42%。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2个公因子F1,F2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线性关系。以公因子为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将11个品种分为三大类型。不同类型品种F1、F2的大小和相互协调方式不同,直接导致品种(系)产量水平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冬小麦高产优质育种有关性状的因子分析 [J].
陆登义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88, (04) :492-501
[2]   提型杂种小麦几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J].
范濂 ;
徐国平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