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状胃炎的病因与治疗研究

被引:25
作者
李增灿
王书田
陈兵
陶颖
刘玉珍
潘伯荣
张喜春
贾丹兵
王雪娟
杜敏
机构
[1] 医院消化内科
[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科
[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
[4]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械科
[5]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化验科
关键词
疣状胃炎; 病因; 幽门弯曲菌; 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告100例疣状胃炎的病因与治疗的研究结果,根据形态和病理特点将疣状胃炎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活动期。其中幽门弯曲菌(CP)阳性率分别为97%和68.7%,糜烂表面与周围非糜烂粘膜的CP阳性率分别为83.0%及45.%,加之CP数量与炎细胞浸润、胃粘膜糜烂程度与CP检出率均呈正相关,强烈提示疣状胃炎与CP感染密切相关。疣状胃炎的慢性活动期CP阳性的胃粘膜组织IgA、IgG,IgM检出率,血清IgA、IgG,胃液IgA,均高于急性期(P<0.05)。提示疣状胃炎与免疫因素(包括全身和局部)有关,尤其是在慢性活动期。用自制的“胃糜烂灵”治疗疣状胃炎疗效满意。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Systemic and local responses to gastric campylobacter pyloridis in non-ulcer dyspepsia. Rathbone BJ,et al. Gut . 1988
[2]  
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 in the stomach of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and peptic ucleration. Marshall BJ,Warren JR. The Lancet . 1984
[3]  
Campyl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chronic gastritis. Nedenskov-sorensen P,et al.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