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滑塌浊积岩沉积特征及油气藏勘探技术

被引:23
作者
尹太举 [1 ]
张昌民 [1 ]
李中超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滑塌浊积岩; 储层对比; 隐蔽油藏; 储层预测; 勘探技术; 东营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凹陷滑塌浊积岩是前缘席状砂或河口坝砂体在重力、地震等作用下,外部剪切力克服其内部的粘结力而发生崩塌、滑移后再沉积的产物,具有分异性好、结构和成份成熟度较低特征的粉、细砂岩。据浊积体的平面发育特征,可分为非沟道化的浊积岩和沟道化的浊积岩两种类型。基于滑塌浊积岩的成因,滑塌浊积岩发育地区不能采用常规的旋回对比法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对比技术,应采用井震结合确定大的地层界限及标志层逐级控制的对比方法。滑塌浊积岩储层以微孔隙组合为主,单层平均孔隙度一般小于23%,平均渗透率小于50×10-3μm2,属中低孔低渗储层。浊积岩储层评价, 重点考虑砂体平面分布的连续性、连通性、砂体的厚度及含油性。滑塌浊积岩形成于深湖区,近油源,油源充足,油气垂向或侧向或沿断层短距离运移成藏,多为岩性和岩性-断层遮挡油气藏。滑塌浊积岩勘探主要是应用沉积微相分析和地震反演两项技术进行储层预测。依据储层预测结果,提供了11个可供滑塌浊积岩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东营凹陷中带沙河街组三段浊积体储层特征类型与成因 [J].
王居峰 ;
郑和荣 ;
苏法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5) :528-532
[2]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邱桂强 ;
高永进 ;
孙锡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416-421
[3]   松辽盆地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J].
杨玉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393-399
[4]   东营凹陷梁家楼油田成藏模式再研究 [J].
张林晔 ;
刘庆 ;
张春荣 ;
孔祥星 ;
朱日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3) :253-257
[5]   牛庄洼陷岩性油藏含油气性及主控因素 [J].
高永进 ;
邱桂强 ;
陈冬霞 ;
张俊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3) :284-287+299
[6]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油气充满度及其主控因素 [J].
曾溅辉 ;
张善文 ;
邱楠生 ;
姜振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19-222
[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低位域沉积及非构造圈闭 [J].
金武弟 ;
王英民 ;
刘书会 ;
陈崇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49-252
[8]   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 [J].
谯汉生 ;
王明明 .
地学前缘, 2000, (04) :497-506
[9]   惠民凹陷江家店地区隐蔽油藏储集层预测 [J].
宋维琪 ;
仝兆歧 ;
信荃麟 ;
张会元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6-8+17
[10]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吴崇筠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