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外交:全球化时代的新外交形态

被引:29
作者
赵可金
机构
[1]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化; 人文外交; 中国外交;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1.06.008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除安全保障、经济发展之外的第三层面,人文交流历来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推进,各国都极大地提升了国际人文交流的战略重要性,在人文软实力领域展开了日益激烈的竞争,人文外交异军突起。尽管各国对人文外交的理解不同,但都高度重视人文因素在外交中的影响,并积极探索和推进人文与外交的结合。在这一潮流推动下,国内外学界对于人文外交的研究方兴未艾,提出了文化霸权论、文明冲突论、软实力论、文化安全论、话语权论等。为使一国文明永葆生机和活力,各国积极推出思想外交、文化外交、公民外交等多种形式的人文外交,促进了本国文明体系的革故鼎新,努力占领全球先进文明的战略制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当代中国外交的新路径:“人文外交”初探 [J].
金正昆 ;
唐妮娜 .
教学与研究, 2009, (08) :33-38
[2]   解读文化外交:一种学理分析 [J].
胡文涛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7, (03) :50-58
[3]   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 [J].
任晓 ;
赵可金 ;
成帅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02) :4-10+76
[4]   漫话非官方外交 [J].
靳文 .
世界知识, 2002, (06) :46-47
[5]   国际文化理论 [J].
平野健一郎 ;
汪婉译 .
国外社会科学, 1997, (02) :44-50
[6]   殷代外交制度初探 [J].
黎虎 .
历史研究, 1988, (05) :36-47
[7]  
孔夫子与现代世界.[M].陈来;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  
中国新儒家.[M].(加) 贝淡宁;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0,
[9]  
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美) 杜维明; 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10]  
历史研究.[M].(英)阿诺德·汤因比(ArnoldToynbee)著;刘北成;郭小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