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早期预警系统的一种本体式表达

被引:2
作者
郭立群
王欣滔
王笑赤
卢海涛
机构
[1] 部队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语义网; 传感器网络赋能实现(SWE); 地理空间情报、导航、定位、授时(GPNT); 本体;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36 [海啸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无线传感器通常用于环境监测,如气候变化、水质和监控灾害管理等。目前,灾害管理是一项十分关键和紧迫的工作,在海啸预警和预测系统方面尤为突出。本文在研制区域水文态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RHSGISS)的基础上,为减缓灾害,研究出了海啸早期预警系统的一种本体式表达。该系统由地震监测台站、海底压力记录仪(BPR)和验潮仪等组成,其主要功用是解释复杂的多维数据。该数据由各种传感器、系统间的互操作性以及处理异构数据等生成。目前的核心问题在于将获取自海啸早期预警系统多个组件的异构数据进行融合以及提供基于Web网络的数据服务。面向特定陆表监测与应急响应任务,本文通过使用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GC)确定的传感器网络赋能实现(SWE)框架,构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GPNT服务体系,能为所有接入空天地一体化对地感测网环境下的用户共享互操作性和可伸缩性提供便利。本体因其功能上可以提供明确含义的信息,而成为了解决信息异质性问题的手段。本文在传感器网络数据与数据语义方面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模型,目的是要提供使用本体和Jena规范来表示更有意义的早期海啸预警系统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网络 [J].
李德仁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2, 14 (04) :419-425
[2]   本体的查询与推理研究 [J].
王晓慧 ;
罗军 ;
余淑良 .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 22 (05) :130-133
[3]   越洋海啸的数值模拟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J].
王培涛 ;
于福江 ;
赵联大 ;
刘秋兴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 34 (02) :39-47
[4]   从互联网、物联网到地球神经网络——全球互联的未来之路 [J].
余涛 .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 8 (03) :700-703
[5]   薄弱的中国海啸预警 [J].
安培浚 ;
曲建升 .
科学新闻, 2011, (04) :67-68
[6]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发展趋势 [J].
王家耀 .
测绘学报, 2010, (02) :115-119+128
[7]   基于Web服务的海洋矢量场远程可视化研究 [J].
杨峰 ;
杜云艳 ;
苏奋振 ;
肖如林 .
地球信息科学, 2008, 10 (06) :6749-6756
[8]  
A semantic enriched data model for sensor network interoperability[J] . Flora Amato,Valentina Casola,Andrea Gaglione,Antonino Mazzeo.Simulation Modelling Practice and Theory . 2010 (8)
[9]  
Traveling the Semantic Web through Space, Time, and Theme[J] . Sheth,Amit,Perry,Matthew.IEEE Internet Computing . 2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