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核心团队:社区选举的合意机制及其运作基础分析

被引:24
作者
郭圣莉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区选举; 核心团队; 合意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何中国的居委会选举能够在居民普遍冷漠的情况下获得高投票率?以往的研究认为主要在于居委会利用积极分子进行了动员,并认为积极分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与居委会之间存在着人情与互惠关系。论文通过参与式调查提出,高投票率的关键是行为者构建了基层政府、居委会和积极分子之间的合意机制。这一机制不仅保证了高参选率,还保证了选票的高集中率。它的有效运作有赖于居委会培训和候选人产生的制度保障,同时,单面相的纵向社区结构和以娱乐为主的社区活动才是积极分子产生的真正土壤,并为合意机制提供了运行的社会基础。此外,浅层冷漠的选民则为这一机制提供了民众基础。这一机制还是社区治理结构的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105+204 +204-205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区选举:在政治冷漠与高投票率之间 [J].
熊易寒 .
社会, 2008, (03) :180-204+226
[2]   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 [J].
桂勇 .
社会, 2007, (06) :102-126+208
[3]   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 [J].
杨敏 .
社会学研究, 2007, (04) :137-164+245
[4]   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 [J].
刘春荣 .
社会学研究, 2007, (02) :60-79+244
[5]   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 [J].
杨敏 .
社会, 2005, (05) :78-95
[6]   何谓社区与社区何为 [J].
王小章 .
浙江学刊, 2002, (02) :20-24
[7]  
年度学术2007[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汀阳, 2007
[8]  
居民委员会的创建与变革[M]. 中国社会出版社 , 郭圣莉, 2006
[9]  
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