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兼评伯南克-保尔森“金融危机外因论”

被引:12
作者
贺力平 [1 ]
林娟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失衡; 外汇储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 [世界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伯南克和保尔森认为,以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储蓄快速增长为特征的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认为这个看法包含多个难以成立的论点。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的快速储蓄增长不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它们的外汇储备增长也不完全是经常账户顺差的结果,中美贸易平衡关系不具有对称性。从根本上说,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增长及其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投资是国际资金回流当地的一种表现。美国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主要由当地因素决定。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乃至世界金融体系风险控制功能的弱化,以美国持续性大规模经常账户逆差为特征的全球经济失衡在可见的未来很可能继续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真实贸易顺差,还是热钱? [J].
姚枝仲 .
国际经济评论, 2008, (04) :28-31
[2]   近年中国贸易顺差虚假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简析 [J].
李东平 .
国际经济评论, 2008, (03) :21-28
[3]   人民币汇率与近年来中国经常账户顺差 [J].
贺力平 .
金融研究, 2008, (03) :13-27
[4]   对当前我国贸易项下异常资金流入的分析——兼评渣打银行王志浩关于贸易顺差的研究报告 [J].
管涛 ;
王信 ;
潘宏胜 ;
林艳红 .
国际金融研究, 2007, (06)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