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襄盆地泌阳断陷成盆机制及其成盆史

被引:15
作者
胡受权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泌阳断陷; 成盆史; 构造作用; 低频层序; 成盆机制; 河南; 湖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7,P5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泌阳断陷成盆史经历了晚白垩世初始断陷期、早第三纪主断陷期和晚第三纪拗陷期三个发展时期,主断陷期是泌阳断陷发生、发展的主要成盆期,可进一步划分为强烈断陷、稳定断陷、断陷消亡3个发展阶段。在泌阳断陷湖盆中,构造作用是沉积层序发育的关键控制因素,它制约着低频层序(盆地充填序列、构造层序、层序组及层序)的发生、发展与形成。另外,控制泌阳断陷形成的北北东向栗园—泌阳断裂带具转换断层性质,在泌阳断陷湖盆早第三纪演化历程中,由于该断裂带的继承性活动,在断陷湖盆东南边缘地带(即栗园附近)形成了一构造性质转换带及地震反射信息复杂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7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