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格达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过程:火山岩组合及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65
作者
王金荣 [1 ]
李泰德 [2 ]
田黎萍 [1 ]
于漫 [1 ]
王怀涛 [1 ]
赵志雄 [1 ]
汤中立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新疆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物探大队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博格达造山带; 晚古生代; 构造岩浆作用; 双峰式火山岩; 大陆裂谷; 后造山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最近,笔者在博格达山东段北部的西地-伊齐-小红柳峡一带的地质调查中发现,该区发育有大量晚石炭世柳树沟组双峰式火山岩及早二叠世卡拉岗组酸性火山岩建造,但双峰式火山岩性质及成因有别于其南侧七角井早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玄武岩富钠贫钾(K2O=0.18%~0.45%,Na2O=2.24%~3.63%),属拉斑系列;TiO2=1.6%~1.7%,略高于MORB,较高的Al(Al2O3=16.2%~16.7%)、高Mg(MgO=8.12%~9.54%,Mg#=61~64),以及低K2O/TiO2和K2O/P2O5比值(分别为0.1~0.27、0.63~1.68),反映了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分离结晶作用不明显;Rb/Sr比值0.01~0.02,Zr/Nb=21.6~39.7,Zr/Y=5.38~7.47,以及不相容元素Ba、Zr、Hf相对略富集、Nb-Ta和Th相对亏损,显示岩石具有板内玄武岩的特点;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上整体接近于平坦型,(La/Yb)N=1.8~1.9,Eu无异常至轻微正异常(δEu=1.07~1.12),正εNd(t)值(+5.63~+5.89),(143Nd/144Nd)I=0.512927~0.512944,Th/Yb<0.2,Ta/Yb=0.1,表明玄武岩浆源于亏损软流圈地幔,且在演化过程中不曾发生过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并暗示当时的大陆地壳可能由于拉张而变得较薄,玄武岩浆形成后快速上升至地表喷发。双峰式火山岩中的流纹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296±2Ma(1σ),具高Si(SiO2=76%~80%),富钾贫钠(K2O=5.1%~5.7%,Na2O=0.94%~2.03%);低Al(Al2O3=7.9%~10.4%);低Ti、Ca和P含量,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Rb、Th、Zr、Hf、K相对富集,Ba、Sr、P、Ti、Nb、Ta为显著亏损;轻稀土元素适度富集且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低,(La/Yb)N=5.1~7.1,(La/Sm)N=2、(Gd/Yb)N=1.6~2.2,以及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17~0.2),(87Sr/86Sr)I=0.7051~0.7052,δ18O=11.6‰,指示岩石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源区存在有斜长石残留,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早二叠世末流纹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278±2Ma)具高Si(SiO2=74%),富钾贫钠(K2O/Na2O>2),低Al(Al2O3=11.0%)以及较低的Ti和P含量的特征,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PM标准化图解上表现为Rb、Ba、Th、U、K、La、Ce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以及Sr为明显的负异常;轻稀土轻度富集,(La/Yb)N=5~6,(La/Sm)N=3,(Gd/Yb)N=1.3~1.4,以及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31~0.39),(87Sr/86Sr)I为0.7069,δ18O=11.97‰,指示源于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伸展垮塌的构造环境。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博格达山前身裂谷岩浆作用始于早石炭世,结束于晚石炭世末期,早二叠世末进入后造山伸展的演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103 / 11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西天山伊犁地区石炭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J].
龙灵利 ;
高俊 ;
钱青 ;
熊贤明 ;
王京彬 ;
王玉往 ;
高立明 .
岩石学报, 2008, 24 (04) :699-710
[2]   花岗岩结晶分离作用问题——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二 [J].
张旗 ;
潘国强 ;
李承东 ;
金惟俊 ;
贾秀勤 .
岩石学报, 2007, (06) :1239-1251
[3]   花岗岩成因研究的若干问题 [J].
吴福元 ;
李献华 ;
杨进辉 ;
郑永飞 .
岩石学报, 2007, (06) :1217-1238
[4]   东天山石炭纪企鹅山群火山岩岩石成因 [J].
李向民 ;
夏林圻 ;
夏祖春 ;
徐学义 ;
马中平 ;
王立社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3) :336-341+390
[5]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J].
侯广顺 ;
唐红峰 ;
刘丛强 .
岩石学报, 2006, (05) :1167-1177
[6]   博格达裂谷双峰式火山岩地质年代学与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王银喜 ;
顾连兴 ;
张遵忠 ;
吴昌志 ;
张开均 ;
李惠民 ;
杨杰东 .
岩石学报, 2006, (05) :1215-1224
[7]   西天山昭苏北部石炭纪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形成环境 [J].
钱青 ;
高俊 ;
熊贤明 ;
龙灵利 ;
黄德志 .
岩石学报, 2006, (05) :1307-1320+1323+1321
[8]   西天山石炭纪火山岩岩石学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朱永峰 ;
周晶 ;
郭璇 .
岩石学报, 2006, (05) :1341-1350
[9]   天山北部石炭纪埃达克岩-高镁安山岩-富Nb岛弧玄武质岩:对中亚造山带显生宙地壳增生与铜金成矿的意义 [J].
王强 ;
赵振华 ;
许继峰 ;
Derek AWYMAN ;
熊小林 ;
资峰 ;
白正华 .
岩石学报, 2006, (01) :11-30
[10]   新疆东天山彩中花岗岩体锆石SHRIMP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J].
李文铅 ;
夏斌 ;
王克卓 ;
王茜 ;
王核 .
地质学报, 2006, (01) :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