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Ⅱ.生产力特征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陈辉
何方
机构
[1] 福建林学院资源与环境系!中国福建南平
[2] 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中国湖南株洲
关键词
锥栗人工林; 生产力; 生物量;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00.04.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锥栗 Castanea henryi人工林在未结果期、结果初期和盛果初期 3个不同的发育阶段的生产力特征 .结果表明 :随着林分生长年龄的增大 ,生产力上升 ,未结果期 ,结果初期 ,盛果初期年净生产量分别为 1.10 9t/hm2· a,3 .82 3 t/hm2· a和 8.93 0 t/hm2 · a;经济产量的增加与生物量增加趋势一致 ;叶面积指数至盛果初期可增至 1.963 2 ;未结果期 R值 (相对生长率 )较大 ,盛果初期较小 ;N AR值 (净同化率 )在结果初期最大 ,然后又下降 ,表明其随着树冠生长而变化 .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森林生态学.[M].李景文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  
环境和植物生态学.[M].(英)埃瑟林顿(Etherington;J.R)著;曲仲湘等译;.科学出版社.1989,
[3]  
经济林研究法.[M].中南林学院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
[4]   锥栗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Ⅰ.生物量的研究 [J].
陈辉 ;
何方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0, (02) :11-14
[5]   锥栗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特征和生物循环的研究 [J].
陈辉 ;
何方 .
林业科学, 1999, (06) :19-27
[6]   闽北毛竹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J].
陈辉 ;
洪伟 ;
兰斌 ;
郑郁善 ;
何东进 .
林业科学, 1998, (S1) :60-64
[7]   厚朴人工林生物产量模型的研究 [J].
黄修麟 .
经济林研究, 1996, (S1) :54-57
[8]   油茶林生物量与养分生物循环的研究 [J].
何方,王义强,吕芳德,张才学,朱承忠 .
林业科学, 1996, (05) :403-410
[9]   油桐林生物量和养分循环的研究 [J].
何方 ;
王义强 ;
谭晓风 ;
王承南 .
经济林研究, 1990, (02)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