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烃源岩排烃模拟模型及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

被引:14
作者
陈义才
沈忠民
黄泽光
李延军
郭秀英
吕强
张军
石晓英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西南石油学院
[3] 长庆石油勘探局
关键词
碳酸盐烃源岩; 排烃模型; 微裂缝;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酸盐烃源岩由于胶结作用发育 ,固结成岩较早 ,所以 ,其排烃作用并非一定以压实作用为主 ,而是多种作用互存。不同的演化阶段排烃方式各异 ,在高过成熟阶段以微裂缝排烃和分子扩散为主。以一维地质模型为基础 ,根据生、排烃质量守恒原理可以定量建立扩散排烃和微裂缝排烃的数学模型。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依此模型进行的模拟结果表明 :马家沟组在早二叠世末进入生烃门限 ,三叠纪末达到生油高峰 ,早白垩世开始进入过熟干气阶段 ;现今累计排烃率为 6 0 ~ 80 ,其中 ,压实排烃、扩散排烃和微裂缝排烃占主导地位 ,水溶相排烃只占很小比例。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6+223 +2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变化特征及地质意义 [J].
郝石生 ;
张振英 .
石油学报, 1993, (02) :12-22
[2]   轻烃扩散系数的研究及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 [J].
郝石生 ;
黄志龙 ;
高耀斌 .
石油学报, 1991, (03) :17-24
[3]   一维盆地模拟系统BAS1 [J].
石广仁 ;
李惠芬 ;
王素明 ;
郭秋麟 ;
石若明 ;
李蓬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9, (06) :1-11
[4]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理论与实践.[M].程克明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5]  
岩石力学性质手册.[M].(印)沃特科里(V.S.Vutukuri)等著;水利水电岩石力学情报网译;.水利出版社.1981,
[6]  
压实与流体运移.[M].()真柄钦次著;陈荷立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1,
[7]  
Role of diffusion in primary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s..Leythaeuser D; Schaefer P G;.AAPG Bull.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