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文献综述

被引:6
作者
胡舜 [1 ]
黄上国 [2 ]
付强 [3 ]
机构
[1]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2]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
[3]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
关键词
区域性中心城市; 产业集聚; 克鲁格曼模型; 都市群; 新经济地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国内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及其衡量、中心城市的形成、中心城市的功能及效应、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等,国外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的形成、产业的集聚和中心城市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国外中心城市的研究建立在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难于直接运用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因此,只有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理论并认真分析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新的模型,才能更好地解释和指导中国的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试析全球化时代都市圈中心城市极化效应的新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J].
吴晓隽 ;
高汝熹 .
世界经济研究, 2006, (11) :28-33
[2]   多中心城市的内生形成与政府政策的影响 [J].
杨少华 ;
范红忠 .
当代经济科学, 2006, (06) :15-21+122
[4]   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 [J].
武杨 .
统计与决策, 2006, (06) :90-92
[5]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J].
李忠 .
经济研究参考, 2006, (82) :10-15+37
[6]   基于综合性国际化都市定位下的中心城市“增长极”构建——以南宁市为例 [J].
黄河东 ;
张海丰 .
改革与战略, 2006, (03) :55-58
[7]   区域中心城市技术扩散能力比较研究——以上海、北京为例 [J].
沈能 ;
何婷英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3) :133-137
[8]   我国中心城市知识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及差距研究 [J].
戴昌钧 ;
张楠 .
上海经济研究, 2005, (07) :3-9+44
[9]   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中心城市的增长模式和集聚扩散特征研究 [J].
李平华 ;
陆玉麒 ;
于波 .
人文地理, 2005, (03) :49-53
[10]   省会城市中心性研究 [J].
俞勇军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05, (03) :35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