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血栓素、前列环素及白三烯与脑缺血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被引:2
作者
:
刘道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刘道宽
机构
:
[1]
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来源
:
福建医药杂志
|
1987年
/ 06期
关键词
:
PGI;
再灌流;
沙土鼠;
血管壁;
血小板聚集;
血栓素;
TXA;
脂氧酶;
环氧化酶抑制剂;
白三烯;
发病机理;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木世界三十年代发现前列腺素(PG3),七十年代发现血栓素A(TXA2)、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I2)及白三烯(leukotrienes,LTs)。1982年此项研究工作获得诺贝尔奖金。这些化合物都是从二十碳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而来,故统称为“二十碳酸类物质”或“花生酸类物质”(eicosanoids)。TXA2与PGI2寸血小板及血管壁的生物作用恰恰相反,人们认为此两物对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起决定性作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1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