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相微乳液的形成和特性 (Ⅰ)醇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
李干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
李干佐
宋淑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
宋淑娥
王秀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
王秀文
林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
林元
机构
:
[1]
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山东大学化学系
来源
:
化学物理学报
|
1991年
/ 04期
关键词
:
微乳液;
表面活性剂;
水泥外加剂;
正丁醇;
界面张力;
亲油性;
增溶参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十二烷基磺酸钠(简称AS)—醇—正庚烷—盐水体系中,它们能形成多相区微乳液,即中相微乳液与过剩盐水相和过剩油相达到三相平衡.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0.5—6.0%),醇的种类(正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已醇)和其浓度(1.0-8.0%)对该体系的中相微乳液的形成和其特性的影响。这些特性(最佳含盐量S,盐宽△S,增溶参数,界面张力等),对提高三次采油的驱油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得到一些规律,并从理论上探讨,这对三次采油是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1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