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南部地区晚更新世年代地层和海水进退

被引:53
作者
王张华
丘金波
冉莉华
严学新
李晓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3]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年代地层; 海侵; 晚更新世; 长江三角洲;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4.04.001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 4个钻孔详细的测年和微体古生物分析结果 ,对该区约 110kaBP来的地层进行了年代学划分 ,并且重建了晚更新世海侵海退过程。研究发现 ,形成于 12 0~ 110kaBP的蓝灰色硬土是本区晚更新世底界的标志 ,而晚更新世顶界的标志是形成于 17~ 10kaBP的暗绿色或棕黄色硬土。晚更新世早期 110~ 6 0kaBP间 ,本区主要发育河流相的含砾砂 ,但其中 10 0~ 80kaBP间发生一次较弱海侵 ,以溺谷相沉积为主。晚更新世中期 6 0~ 2 2kaBP ,沉积物经历粗 -细 -粗 3个阶段 ,分别是 6 0~ 4 0、4 0~ 34和 34~ 2 2kaBP。其中第 2阶段在西部地区出现硬土层 ,而中东部地区 6 0~ 2 2kaBP期间海侵层连续 ,且在 4 3~ 4 0和 34~ 2 2kaBP出现两次较高海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40~30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 [J].
施雅风 ;
于革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1-11
[2]   长江河口地区第四纪古地理古环境变迁 [J].
陈中原 ;
杨文达 .
地理学报, 1991, (04) :436-448
[3]   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J].
王靖泰 ;
汪品先 .
地理学报, 1980, (04) :299-312
[4]  
东海地质.[M].秦蕴珊;赵一阳等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
[5]  
海洋微体古生物论文集.[M].汪品先著;.海洋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