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条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生理群特征及差异
被引:18
作者:
邢肖毅
[1
]
黄懿梅
[1
]
安韶山
[1
,2
]
闫浩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植物群落;
氨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最大或然计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对黄土高原洞子沟流域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氮素微生物生理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随植被恢复而增加,三者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74、4和31倍,其中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在铁杆蒿群落最低,辽东栎群落最高,亚硝化细菌数量在丁香群落最低,辽东栎群落最高;2)植被恢复对各氮素生理群影响不同,对氨化细菌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反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3)各氮素生理群数量差异较大,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研究区氨化细菌占总数的75%—80%,反硝化细菌占20%—25%时,生态系统最为稳定;4)土壤理化性质与各功能菌关系紧密,其中,土壤容重和硝态氮含量与微生物数量相关性最大,全钾、矿化氮和微生物量氮也表现出很大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608 / 561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