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法律保障制度研究

被引:14
作者
常敏
机构
[1]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法律保障;
D O I
10.16255/j.cnki.11-5117c.2015.04.009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但现阶段区域合作处于较为松散的阶段,地方性法规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不利于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也阻碍了三地协同发展的进程。通过从京津冀的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目前三地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方政府利益诉求方面的差异、制度设计和政策的倾斜抑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缺乏公平的利益表达机制影响了沟通渠道中传递信息的代表性等。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在立法层面上建立高屋建瓴的立法合作机制,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法》,还需要签订行政协议与加强执法监督,并进行三地的司法协助。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未来展望 [J].
孙久文 ;
李坚未 .
河北学刊, 2015, 35 (04) :137-142
[2]  
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 薄文广,陈飞.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3]   雾霾下的京津冀 [J].
吕斌 .
法人, 2014, (04) :20-23
[4]   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区际污染、生态治理及补偿 [J].
安虎森 ;
周亚雄 ;
颜银根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01) :15-23
[5]  
"阅兵蓝"炼成原因公布:七省区市企业停限产 .2 王硕. 京华时报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