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与特征

被引:4
作者
陆远权
杨丹
机构
[1]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重庆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动力机制; 特征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定性与定量、综合与比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推论,测算出重庆市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在分析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向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政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36 / 8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民素质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J].
王开良 .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365-367
[2]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 [J].
叶琪 .
财经科学, 2006, (03) :80-85
[3]   农村劳动力转移“状态”的实例分析 [J].
宁建华 .
人口与经济, 2006, (01) :37-42
[4]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存量和增量分析——基于城乡发展的综合视角 [J].
何如海 ;
叶依广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9) :23-27+79
[5]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人口容量分析 [J].
王冰 ;
黄岱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2) :70-76+98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有新思路 [J].
乔方亮 .
农业经济, 2004, (11) :44-45
[7]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J].
刘洪 ;
张玉肖 .
当代财经, 2003, (07) :18-20
[9]   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 [J].
周其仁 .
管理世界, 1997, (05) :81-101
[10]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M]. 新华出版社 , 谢燮,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