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枫湖硫酸盐来源及循环过程的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18
作者
宋柳霆 [1 ,2 ,3 ]
刘丛强 [1 ]
王中良 [1 ]
梁莉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硫同位素; 来源; 地球化学循环; 红枫湖;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8.06.005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红枫湖是云贵高原上一个中等富营养化的季节性厌氧湖泊。对红枫湖流域湖水及其入湖河流河水一年内四个季节的水体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湖水硫酸盐的δ34S值介于-8.7‰~-4.9‰之间,平均-6.8‰,入湖河流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14.7‰~+0.8‰。湖水的硫同位素组成主要受煤以及大气降水的控制,硫化物和蒸发岩的贡献较小。全年内湖水的δ34S值季节性变化明显,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特征,反映了大气降水对湖水硫酸盐贡献的季节性差异。此外,湖水垂直剖面上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冬季、春季湖水的剖面上下δ34S值几乎没有变化,而夏季、秋季湖水表层和底层相对较高,呈规律性变化,这与湖水冬季混合、夏季分层的特点有关;夏季湖水分层期间雨水在湖泊表层的滞留,以及湖泊底层的硫酸盐细菌还原等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水体垂直剖面上δ34S值规律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56 / 5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贵州乌江水系河水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 [J].
蒋颖魁 ;
刘丛强 ;
陶发祥 .
水科学进展, 2007, (04) :558-565
[2]   贵州红枫湖地区水稻土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的残留 [J].
魏中青 ;
刘丛强 ;
梁小兵 ;
汪福顺 ;
王少锋 .
环境科学, 2007, (02) :255-260
[3]   贵州乌江水系枯水期河水硫同位素组成研究 [J].
蒋颖魁 ;
刘丛强 ;
陶发祥 .
地球化学, 2006, (06) :623-628
[4]   贵州红枫湖水体溶解有机质的剖面特征和季节变化 [J].
黎文 ;
吴丰昌 ;
傅平青 ;
刘丛强 ;
王静 ;
梅毅 ;
王立英 ;
白英臣 .
环境科学, 2006, (10) :1979-1985
[5]   氮同位素示踪贵州红枫湖河流季节性氮污染 [J].
肖化云 ;
刘丛强 .
地球与环境, 2004, (01) :71-75
[6]   土壤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及其Pb、S同位素示踪 [J].
杨元根 ;
刘丛强 ;
张国平 ;
吴攀 ;
朱维晃 .
地球与环境, 2004, (01) :76-81
[7]   贵阳地区夏季雨水硫和氮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肖化云 ;
刘丛强 ;
李思亮 .
地球化学, 2003, (03) :248-254
[8]   衡阳大气硫同位素组成环境意义的研究 [J].
姚文辉 ;
陈佑蒲 ;
刘坚 ;
姚伟新 ;
陈翰 ;
尹小凤 ;
文秀凤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3) :3-5+26
[9]   散落核素7Be和137Cs在洱海和红枫湖沉积物中蓄积对比 [J].
白占国 ;
万国江 ;
刘东生 ;
黄荣贵 .
地球化学, 2002, (02) :113-118
[10]   环境同位素硫在大同南寒武-奥陶系地下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J].
顾慰祖 ;
林曾平 ;
费光灿 ;
郑平生 .
水科学进展, 2000, (01)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