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交城断裂带多个大探槽全新世古地震活动对比研究

被引:23
作者
谢新生
江娃利
孙昌斌
闫成国
冯西英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古地震; 全新世; 探槽; 交城断裂带; 山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介绍了沿交城断裂带5个地点开挖探槽揭示的古地震情况。这5个大探槽分别沿交城断裂带北、中、南段分布,其中北段和中段各有2个地点,南段1个地点,探槽之间相距11~35km。位于该断裂带北段和中段的4个探槽出露了断错全新世地层的断面,在这4个探槽中,位于断裂带北段的西张探槽和位于断裂带中段的新民探槽揭示的全新世3次古地震事件可进行对比,具有活动的同步性。由此显示交城断裂带的中段和北段在距今3060~3740a、接近5910a及8530~8560a期间,曾发生3次有地表破裂的古地震事件。位于断裂带北段的冶峪探槽,由于探槽位于台地内冲沟右旋扭曲处,断错的最新地层的年代距今10730a,其它断面断错晚更新世地层。位于断裂带中段的上固驿探槽地处洪积扇,断层带宽70m,断层走向N58°~74°E,断错的最新地层距今11570a,揭示了NEE向田庄断层晚更新世时期的活动。位于断裂带南段窑头探槽所在的原始地形受到人工改造影响,探槽剖面揭示全新统覆盖在显示距今3.0~3.5万年期间受到断裂活动影响的地层之上。交城断裂带5个地点的探槽开挖结果显示,该断裂带全新世时期的活动自南向北迁移。
引用
收藏
页码:412 / 430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山西交城断裂带西张探槽全新世古地震研究 [J].
谢新生 ;
赵晋泉 ;
江娃利 ;
安卫平 ;
李自红 ;
张大卫 ;
程新源 ;
高树义 ;
王春和 ;
孙昌斌 ;
闫成国 .
地震地质, 2007, (04) :744-755
[2]   山西断陷系交城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初步研究 [J].
江娃利 ;
谢新生 ;
王瑞 ;
王焕贞 ;
冯西英 .
地震研究, 2004, (02) :184-190
[3]  
山西交城断裂活动的构造地貌学研究[J]. 马保起,许桂林,盛小青,曹代勇,张守仁,穆宣社.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1999(00)
[4]   古地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J].
冉勇康 ;
邓起东 .
科学通报, 1999, (01) :12-20
[5]  
山西交城断裂带第四纪活动习性及其分段特征[J]. 许桂林,马保起,江娃利.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1998(00)
[6]   交城断裂中段的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 [J].
程新原 ;
侯廷爱 .
山西地震, 1996, (03) :30-34
[7]   山西交城断裂错断全新世洪积扇 [J].
江娃利 ;
聂宗笙 ;
张康富 .
地震地质, 1992, (03) :216-290
[8]   山西断陷带地震活动的新构造背景 [J].
苏宗正 .
山西地震, 1988, (04) :2-6+17
[9]   山西隆起区断陷地震带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发展趋势概述 [J].
邓起东 ;
王克鲁 ;
汪一鹏 ;
唐汉军 ;
吴裕文 ;
丁梦麟 .
地质科学, 1973, (01) :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