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原油、储层吸附烃全扫描荧光特征与应用

被引:18
作者
李素梅 [1 ]
庞雄奇 [1 ]
刘可禹 [2 ]
金之钧 [3 ]
机构
[1] 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大学)
[2] CSIRO Petroleum,POBox,Bentley
关键词
TSF; QGF-E; 荧光指纹; 成熟度; 隐蔽油气运移通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全扫描荧光分析(TSF、QGF-E)技术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40个原油、15个储层包裹烃、39个储层砂吸附烃的三维荧光特征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分析表明,原油与包裹烃的TSF指纹特征总体相似,均为单峰型,指示油气成因具有内在的联系。观察到不同原油TSF强度峰宽与最高值有异,低成熟度样品往往具有较高的TSF强度及较宽的峰。进一步分析表明,原油TSF最高强度、TSF定量参数R1[270nm(Em360nm/Em320nm)]、R2[260nm(Em360nm/Em320nm)]与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C29甾烷ααα20S/(S+R)、Ts/(Tm+Ts)等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性,反映TSF荧光指纹特征及其定量参数可作为一种温标用于热成熟度分析。应用TSF技术确认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原油成熟度具有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其反映了油源与油气充注方面的重要信息。对东营凹陷牛庄洼陷两口井的储层砂的QGF-E分析表明,颗粒样品所在层段的烃类含量普遍较高,反映致密薄层砂、微裂缝等可能为该洼陷岩性油气藏重要的隐蔽型油气运移通道。TSF、QGF-E技术在油气族群、储层含油气性、油气运移路径与油层识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营凹陷南斜坡王家岗地区第三系原油特征及其意义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邱桂强 ;
高永进 ;
李雪 .
地球化学, 2005, (05) :515-524
[2]   三维荧光光谱的油气指示意义 [J].
陈银节 ;
缪九军 ;
张宗元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69-72
[3]   济阳坳陷岩性油气藏充满度大小及分布特征 [J].
张善文 ;
曾溅辉 ;
肖焕钦 ;
邱楠生 ;
姜振学 .
地质论评, 2004, (04) :365-369
[4]   牛庄洼陷岩性油藏含油气性及主控因素 [J].
高永进 ;
邱桂强 ;
陈冬霞 ;
张俊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3) :284-287+299
[5]   定量荧光分析技术在原油性质判别方面的应用探讨——以胜利油区为例 [J].
慈兴华 ;
向巧玲 ;
陈方鸿 ;
史晓梅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1) :100-102
[6]   芳烃分析在油气化探中的作用和意义 [J].
宋继梅 ;
胡刚 .
物探与化探, 2003, (02) :97-100
[7]   荧光分析法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J].
宋继梅 ;
吴杰颖 ;
王凌峰 .
物探与化探, 2002, (05) :347-349
[8]   三维荧光法在石油污染鉴别中的应用 [J].
周长征 ;
李秀云 ;
宋延博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8, (04) :117-119
[9]   原油样品芳烃同步荧光光谱测定技术 [J].
宋继梅 ;
程桂 ;
伍大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