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棕钙土地带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分解过程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黄德华
陈佐忠
孙昌在
娜顺德力格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站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棕钙土; 营养物质; 栗钙土; 分解过程; 漠境草原; 荒漠草原; 分解速率; 毛芒羽茅; 短花针茅;
D O I
10.13448/j.cnki.jalre.1989.02.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5—1987年作者在内蒙古荒漠草原对两种主要植物短花针茅和蓖齿蒿的凋落物进行了分解速率与分解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 1.这两种植物材料的分解,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1)快速失重阶段;一般一年左右时间,约有40%凋落物被分解;2)缓慢失重阶段:一般2—4年左右时间,约有40—80%凋落物被分解;3)极缓慢失重阶段:一般4→10年时间,约有80%凋落物被分解。2.在分解过程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分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第一阶段,脂肪分解最快,从原来的100%很快被分解,只剩下20%,其次是灰分、蛋白质可分解50%,而无氮浸出物可保留初始状态的70%左右,纤维素分解甚慢,仅分解掉20%左右。总之,在第一阶段分解过程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分解表现出脂肪>灰分、蛋白质>无氮浸出物>纤维素。3.荒漠草原区凋落物的分解较温带森林区要低。在温带森林95%的凋落物被分解约需4年,而在荒漠草原。约需8—16年。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两种中国特有树种的枯叶分解速率 [J].
胡肄慧 ;
陈灵芝 ;
孔繁志 ;
鲍显诚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6, (01) :35-43
[2]   英国Hampsfell蕨菜草地生态系统中枯叶分解作用的研究 [J].
陈灵芝 ;
D.K.林德莱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4) :30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