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

被引:10
作者
陈俊钦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体育学;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多样化;
D O I
10.13830/j.cnki.cn44-1129/g8.2008.02.009
中图分类号
G807.4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社会需求和现代人发展需要多样化的推动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由原来单一的研究型向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等多目标方向发展,由此也带来了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必然趋势。面对新形势,为了保证培养质量,体育院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根据地方与学校特点创新培养模式,同时还应当树立多维的质量观,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J].
黄汉升 .
体育科学, 2007, (09) :3-22
[2]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十年 [J].
祁晓庆 .
中国高教研究, 2006, (09) :16-19
[3]   国外研究生教育管理对中国教育模式的启示 [J].
潘国锦 .
嘉应学院学报, 2006, (01) :82-85
[4]   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 [J].
李盛兵 .
教育研究, 2005, (11) :55-58
[5]   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分析 [J].
许长青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03) :78-81
[6]   国外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及其启示 [J].
王全林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5, (01) :82-85
[7]   多元互补: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 [J].
王全林 .
高等农业教育, 2005, (02) :73-75
[8]   多样化需求与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 [J].
周叶中 .
中国高等教育, 2004, (17) :37-39
[9]   论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 [J].
刘鸿 .
江苏高教, 2002, (06) :116-118
[10]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胡玲琳.华东师范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