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胚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名位
黄兴宏
涂巨民
彭仲明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关键词
黑米; 直链淀粉含量; 单粒法; 胚乳遗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0 [作物遗传育种]; S511.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直链淀粉含量(简称 AC)不同的5份黑稻品种为材料配制杂交和回交组合,用单粒法测定了亲本及正反交 F1,F2,B1,B2种子的 AC,以研究其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控制 AC 合成的 Wx 基因在遗传上具有剂量效应,第一剂量对提高 AC 的作用最大,第二剂量的作用次之,第三剂量的作用较小。(2)糯与非糯亲本的杂交后代 F2种子胚乳的 AC 呈明显的4峰分布,并符合1:1:1:1的分离比例,分别对应0,1,2,3个 Wx 基因剂量。(3)AC 受三倍体核基因控制,不存在细胞质影响,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4)为改进黑稻的 AC,在杂交育种中应使一个亲本具有理想的 AC,但在杂优利用中父母本最好都有理想的 AC。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稻杂种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 [J].
黄超武 ;
李锐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1) :23-29
[2]   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和世代平均数 [J].
莫惠栋 .
遗传学报, 1989, (02) :111-117
[3]   稻米胚乳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剂量效应 [J].
孙义伟 ;
刘宜柏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1) :1-6
[4]  
Genetic analysis of waxy locus in rice ( Oryza sativa L.)[J] . I. Kumar,G. S. Khush,B. O. Juliano.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