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省级区域碳足迹及碳转移研究

被引:21
作者
庞军 [1 ]
高笑默 [1 ]
石媛昌 [2 ]
孙文龙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MRIO模型; 中国; 省级区域; 碳足迹; 碳转移;
D O I
10.13671/j.hjkxxb.2016.0372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科学识别我国各省区碳足迹及省际间碳转移特点,对于促进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RIO模型,自主编制了包括12个省级区域、14个行业的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这12个省级区域的碳足迹特点和省际间碳转移情况.结果显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工业化程度和人口等因素的不同,各省碳足迹特点呈现较大差异;我国存在由能源资源丰富地区和重化工业密集省份向经济发达地区和资源短缺省份的碳转移现象,其中,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三省对外省区呈现碳净调出态势且调出量较大;省际间距离越近,产业结构互补性越强,则省际间的碳转移规模也就越大.当前,我国应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强化区域内省际之间的相互协作,降低碳减排成本;在未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下,应综合考虑各省的碳足迹水平和省区间碳转移情况,科学界定各省区的碳排放责任,公平合理地分配碳排放配额,以促进我国碳市场的顺利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2012 / 20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其应用.[D].杨念.华东师范大学.2008, 11
[2]   The effect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K on national and glob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J].
Li, You ;
Hewitt, C. N. .
ENERGY POLICY, 2008, 36 (06) :1907-1914
[3]  
Quantifying the global and distributional aspects of American household carbon footprint.[J].Christopher L. Weber;H. Scott Matthews.Ecological Economics.2007, 2
[4]  
The role of CO 2 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J].Bin Shui;Robert C. Harriss.Energy Policy.2005, 18
[5]  
An Empirical Test of Inter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s: Estimation of 1963 Japanese Production.[J].Karen R. Polensk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 2
[6]   中国各省区碳足迹与碳排放空间转移 [J].
石敏俊 ;
王妍 ;
张卓颖 ;
周新 .
地理学报, 2012, 67 (10) :1327-1338
[7]   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制方法研究 [J].
张亚雄 ;
刘宇 ;
李继峰 .
统计研究, 2012, 29 (05) :3-9
[8]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北京市居民消费碳足迹研究 [J].
董会娟 ;
耿涌 .
资源科学, 2012, 34 (03) :494-501
[9]   碳足迹的概念和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J].
计军平 ;
马晓明 .
生态经济, 2011, (04) :76-80
[10]   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 [J].
姚亮 ;
刘晶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