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问题研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8
作者
千慧雄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 创新; 高技术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同时对引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是落后国家提高技术能力,加速技术追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然而,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一项昂贵的学习性活动,不会自动发生,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视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消化吸收与技术引进支出的比值是与该行业世界技术进步的速度负相关,与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及该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正相关,1999—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因此解决中国企业目前"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问题不能靠简单的政策刺激,应从加大高等教育投资,快速积累适合企业技术要求的人力资本,以及深化市场改革,推动企业间积极有效竞争等方面入手。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吸收能力研究 [J].
刘新同 ;
谢超峰 .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12) :153-155
[2]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J].
欧阳卉 ;
胡小娟 .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11) :64-66
[3]   中国沿海地区出口奇迹的发生机制分析 [J].
巫强 ;
刘志彪 .
经济研究, 2009, 44 (06) :83-93
[5]   我国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结果定量评价模型 [J].
汪和平 ;
钱省三 ;
胡建兵 .
科学学研究, 2005, (S1) :110-112
[6]   从技术差距、吸收能力看FDI与中国的技术追赶 [J].
吴晓波 ;
黄娟 ;
郑素丽 .
科学学研究, 2005, (03) :347-351
[7]   当地企业吸收能力与FDI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以天津为例 [J].
吕世生 ;
张诚 .
南开经济研究, 2004, (06) :72-77
[8]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J].
刘常勇 ;
谢洪明 .
科学学研究, 2003, (03) :307-310
[9]   技术引进项目消化吸收效果的系统评价方法 [J].
袁治平,陶谦坎 ;
不详 .
科学管理研究 , 1995, (01) :28-33
[10]  
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论[M]. 人民出版社 , 安同良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