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结构与引资政策:一个悖论分析

被引:9
作者
康立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博士生上海
关键词
国际收支结构; 引资政策; 战略调整;
D O I
10.19361/j.er.2006.03.010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呈现出“超前”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按照“两缺口”模型,这种态势说明中国没有引资的必要,但中国目前却成为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同时又跻身于资本净输出国行列。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超前”的国际收支结构还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因此我国引资战略应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形式和政策上作相应调整,以实现国际收支结构的合理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90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引进外资战略的反思与展望 [J].
陈炳才 .
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2) :9-13
[2]   人民币汇率内在不稳定性:结构与制度的原因 [J].
潘英丽 .
国际经济评论, 2004, (01) :37-42
[3]   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能否持续 [J].
王信 .
国际金融研究, 2004, (01) :49-49
[4]   中国外汇储备的性质与适度性问题思考 [J].
黄泽民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6) :63-69+120
[5]   关于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几个问题 [J].
余永定 .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7, (10) :18-23
[6]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用外资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杨柳勇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