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流空间与高速铁路

被引:10
作者
林晓言
罗燊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知识流; 高速铁路; 时间距离;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17.03.007
中图分类号
G302 [知识学]; F532.3 [铁路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20205 ; 082303 ; 0202 ;
摘要
知识流空间是借助信息技术和高速交通快速获得知识的组织体现,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高速铁路是实现知识流的媒介,区别信息通信技术之处在于实现人的流动。高铁作为政府的公共政策,促进了面对面交流层面的知识流,而且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流动、促进产业集聚与扩散、吸引投资、站区开发等方面影响了区域间知识流的结构,同时改变了区域间的知识联系强度。必须通过合理的政策手段完善高速铁路对知识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Chapter 56 Sprawl and urban growth.[J].Edward L. Glaeser.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2004,
[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cities [J].
Gaspar, J ;
Glaeser, EL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8, 43 (01) :136-156
[3]   Toward a general modular system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nterfirm product modularity [J].
Schilling, MA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 (02) :312-334
[4]  
ICT、地理邻近性与企业创新.[D].黄佳祺.浙江大学.2015, 08
[5]   中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经济集聚与均等化的影响 [J].
李红昌 ;
Linda Tjia ;
胡顺香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11) :127-143
[6]   基于互联网视角的二三产业空间非一体化研究——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J].
陈国亮 ;
唐根年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8) :76-92
[7]   基于交通信息流的江苏省流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J].
叶磊 ;
段学军 ;
欧向军 .
地理科学, 2015, 35 (10) :1230-1237
[8]   高速铁路对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分析 [J].
林晓言 ;
石中和 ;
罗燊 ;
吴笛 ;
史慕天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 (03) :7-16
[9]   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 [J].
汪德根 ;
陈田 ;
陆林 ;
王莉 ;
ALAN August Lew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14-233
[10]   三重维度的媒介:传播的三级流动 [J].
克劳斯布鲁恩延森 ;
刘君 ;
赵慧 .
东南学术, 2015, (01) :196-20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