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解读——生产关系重构的视角

被引:5
作者
郑尚植
王怡颖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治经济学; 生产关系;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7.09.003
中图分类号
F042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自中共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有学者从西方经济理论出发对其进行解释,如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和供给学派等,但都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和解释困境,并没有真正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本质和实践逻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本文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原理,基于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分别从生产与消费、生产与交换、生产与分配三个方面解读当前中国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与现实困境,从而能够真正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本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2]  
虚拟经济与价值化积累.[M].刘晓欣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准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J].
洪银兴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6) :14-21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 [J].
方敏 ;
胡涛 .
山东社会科学, 2016, (06) :92-98+134
[5]   新供给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学思想与理论创新 [J].
肖林 .
科学发展, 2016, (05) :7-10
[6]   “供给侧”学派溯源与规律初识 [J].
贾康 ;
苏京春 .
全球化, 2016, (02) :30-54+132
[9]   “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状况待扭转 [J].
刘志彪 .
中国国情国力, 2014, (11) :24-26
[10]   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J].
胡钧 ;
陶玉 .
经济纵横, 2011,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