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长石砂岩的成岩特点及孔隙演化

被引:210
作者
柳益群
李文厚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成岩作用,孔隙演化,长6油层组,上三叠统含油长石砂岩;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6.03.011
中图分类号
P588.21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三条地表剖面和20口探井的综合研究,认为斑脱岩和火山碎屑物质是影响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含油长石砂岩成岩作用的根本原因。浊沸石、方解石、绿泥石的胶结、化学压实作用和浊沸石、长石的溶解作用是影响砂岩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孔隙的演化与成岩史、盆地演化史密切相关,长62—长64是孔隙结构最好的层段。较好的储油砂体分布在子长、子北地区以及延安—延长—富县—宜川地区等利于浊沸石溶蚀的地带。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陕甘宁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系延长统低渗透砂体和次生孔隙砂体的形成 [J].
朱国华 .
沉积学报, 1985, (02) :1-17+151
[2]  
沉积成岩作用.[M].刘宝;张锦泉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3]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吴崇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4]  
碎屑岩的成岩作用.[M].西北大学地质系编译;.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