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棵间蒸发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陈四龙
陈素英
孙宏勇
张喜英
裴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棵间蒸发;
冬小麦产量;
节水;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6.04.044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华北平原的山前平原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田间水分变化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在节水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是显著的:传统深耕(CT),旋耕(RT),全免耕(NT),秸秆粉碎免耕(SNT)四种耕作方式对棵间蒸发的影响显著;秸秆覆盖免耕对抑制小麦棵间蒸发效果明显,其日蒸发强度仅为传统耕作的59%和旋耕的74%。耕作方式对土壤蓄水的作用差异主要发生在作物生育前期,对于不同土层主要影响耕层50 cm深的土壤剖面。免耕条件下冬小麦植株高度降低,生物量增加,但产量偏低;而深耕和旋耕的田间植株密度高,最终产量也最高。从水分利用效率综合考虑,旋耕是比较理想的耕作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