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验结果讨论断层破裂与强震物理过程的若干问题

被引:20
作者
马胜利
刘力强
马瑾
巴晶
王凯英
扈小燕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岩石力学实验; 断层摩擦; 断层撕裂; 凹凸体; 交叉断层; 地震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断层摩擦滑动实验、含凹凸体断层的变形破坏实验、断层撕裂扩展的实验、交叉断层的变形实验等多种实验结果并结合前人的工作 ,讨论了与断层破裂与强震物理过程相关的若干问题。研究表明 ,断层的整体滑动引起其两侧块体弹性应变的释放 ,是强震发生的原因 ,因此构造活动区具有较大尺度、结构连续且简单、介质均匀的断层 (或断层段 )是产生强震必备的构造条件 ,深部新生断层(盲断层 )向上撕裂扩展产生强震 ,尚需“弱层”提供“解耦”条件以便断层发生整体滑动。强震孕育过程中包含着凹凸体的破裂 ,断层面上凹凸体的尺度、强度及数量决定着前震活动的特征、强震动态破裂过程以及前兆现象。由断层分割的块体通过边界断层的交替滑动、以“框动”的方式运动 ,因此块体周边的断层上强震活动具有交替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均匀和非均匀断层滑动失稳成核过程的实验研究[J]. 马胜利,刘力强,马瑾,王凯英,扈小燕,刘天昌,吴秀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2]  
鄂尔多斯地块运动的整体性与不同方向边界活动的交替性[J]. 范俊喜,马瑾,甘卫军.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3]   含障碍体平直断层标本变形过程中群体微破裂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 [J].
蒋海昆 ;
马胜利 ;
张流 ;
曹文海 ;
侯海峰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2) :209-216
[4]   1966年邢台地震群的发震构造模型——新生断层形成?先存活断层摩擦粘滑? [J].
徐锡伟 ;
于贵华 ;
王峰 ;
顾梦林 ;
孙振国 ;
刘保金 ;
尤惠川 .
中国地震, 2000, (04) :73-87
[5]   四川西部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 [J].
闻学泽 .
地震地质, 2000, (03) :239-249
[6]   交叉断层的交替活动与块体运动的实验研究 [J].
马瑾 ;
马胜利 ;
刘力强 ;
刘天昌 ;
吴秀泉 .
地震地质, 2000, (01) :65-73
[8]   中国大陆共轭地震构造研究 [J].
张四昌 .
中国地震, 1991, (02) :71-78
[9]   岩石错动面的凹凸不平及两种突发失稳 [J].
王绳祖 ;
施良骐 .
地震地质, 1985, (03) :73-80
[10]  
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马宗晋 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