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产生中双词素词的语音编码

被引:6
作者
周晓林
庄捷
于淼
机构
[1] 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言语产生; 音位编码; 语音编码; 序列性加工; 音节监控; 同音判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采用同音判断和音节监控方法 ,考察言语产生中双词素词语音激活的特点。选用以偏正结构的双词素词为名称的图片和与双词素词中首尾两个词素同音的两组探测字作为实验材料 ,探测字在图片呈现后 5 0毫秒 (实验一 ) ,或图片呈现前 130 0毫秒 (实验二 )出现 ,要求被试判断出现的字是否与图片名称中任何一个词素同音。实验结果与绝大部分言语产生理论的预期相反 ,对图片名称第一词素的反应慢于第二词素。考虑到首尾两个词素对整词意义贡献的差别 ,作者把实验结果解释为词素意义对语音激活的作用 :第二词素的语义重要性决定了对应音节激活的快速性 ,双词素词中词素音位激活的速度和时间性受词义和词素意义激活程度的影响 ,而不完全取决于词素发音的序列性。实验不支持音位编码从左到右、序列进行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 [J].
庄捷 ;
周晓林 .
心理学报, 2001, (03) :214-218
[2]   235个图形的命名一致性、熟悉性、表象一致性和视觉复杂性评定 [J].
舒华 ;
程元善 ;
张厚粲 .
心理学报, 1989, (04) :389-396
[3]  
现代汉语频率词典[M].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 1986
[4]  
Implicit speech in reading, reconsidered. Klapp,S.T.,Anderson,W.G.,Berrian,R.W. Journal of Experiment . 1973
[5]  
COGNITION[P]. CULLIS-HILL SYDNEY DAVID[AU].中国专利:US2025032521A1,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