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清华学堂路雨洪管理与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19
作者
刘一瑶
郭国文
孟真
刘海龙
机构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低影响开发; 城市雨洪模型; 清华校园;
D O I
10.14085/j.fjyl.2016.03.0014.06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低影响开发强调通过源头控制保障城市水文循环。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LID在城市雨洪管理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城市雨洪模拟技术作为城市防洪减灾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有效的模拟并预期暴雨来临时研究区域的雨洪情况。基于SWMM雨洪模型,设计了清华大学学堂路区域的LID措施,对比分析增设LID措施前后径流量及蓄水量的变化,并探讨了高密度校园环境下雨水链景观系统构建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景观水文与历史场所的融合——清华大学胜因院景观环境改造设计 [J].
刘海龙 ;
张丹明 ;
李金晨 ;
颉赫男 .
中国园林, 2014, 30 (01) :7-12
[2]   城市雨洪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J].
胡伟贤 ;
何文华 ;
黄国如 ;
冯杰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1) :137-144
[3]   基于SWMM的北京市典型城区暴雨洪水模拟分析 [J].
丛翔宇 ;
倪广恒 ;
惠士博 ;
田富强 ;
张彤 .
水利水电技术, 2006, (04) :64-67
[4]  
基于GIS的广州市新河浦社区城市雨洪模型研究.[D].黄晶.华南理工大学.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