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软黏土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进展及发展

被引:32
作者
尹振宇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
软黏土; 固结; 流变; 各向异性; 结构破坏; 黏塑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3 [土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天然软黏土由于土结构的存在表现出比较复杂的力学特性:应力应变关系的时效特征;固有各向异性和诱发各向异性;土颗粒间的胶结和大孔隙结构在变形过程中的破坏。基于上述某些试验现象,学者们提出了很多一维和三维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为了弥补现有模型对软黏土力学特征的描述考虑不足,作者在弹黏塑性力学理论的框架下,由浅入深地建立了一系列的天然软黏土的本构模型:①在非结构性土的一维压缩试验基础上建立一维弹黏塑性本构模型;②在非结构性土的三轴试验基础上扩展一维模型到三维弹黏塑性本构模型;③在结构性土的一维压缩试验基础上扩展一维非结构性土模型到一维结构性土模型;④结合前面的模型和结构性土的三轴试验现象提出三维结构性软黏土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所有模型均得以验证。三维结构性土模型需要的试验成本同修正剑桥模型,且所有参数的确定都非常直接。
引用
收藏
页码:1357 / 136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模拟堤坝荷载作用下软土的速率效应特性(英文) [J].
尹振宇 ;
黄宏伟 ;
UTILI Stefano ;
HICHER PierreYves .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 (01) :109-117
[2]   结构性软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J].
陈晓平 ;
曾玲玲 ;
吕晶 ;
钱鹤 ;
邝立文 .
岩土力学, 2008, 29 (12) :3223-3228
[3]   一个能够模拟软土时效特性的简单弹黏塑性模型(英文) [J].
尹振宇 ;
张冬梅 ;
HICHER Pierreyves ;
黄宏伟 .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06) :880-888
[4]   加荷比对结构性软土沉降特性的影响 [J].
王军 ;
高玉峰 .
岩土力学, 2007, (12) :2614-2618
[5]   湛江海域结构性软土的边界面损伤模型研究 [J].
孙吉主 ;
王勇 ;
孔令伟 .
岩土力学, 2006, (01) :99-101+106
[6]   结构性粘土研究进展 [J].
刘恩龙 ;
沈珠江 ;
范文 .
岩土力学, 2005, (S1) :1-8
[7]   结构性土的二元介质模型 [J].
刘恩龙 ;
沈珠江 .
水利学报, 2005, (04) :391-395
[8]   某防波堤下卧层软土的工程特性状态分析 [J].
孔令伟 ;
吕海波 ;
汪稔 ;
郭爱国 .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04) :454-458
[9]   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结构性粘土本构模型研究 [J].
王国欣 ;
肖树芳 ;
黄宏伟 ;
吴春勇 .
固体力学学报, 2004, (02) :191-197
[10]   关于结构土屈服破坏的探讨 [J].
洪振舜 ;
刘松玉 ;
于小军 .
岩土力学, 2004, (05) :684-687